处暑是什么季节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表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阳历8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从农历上看,处暑是三伏天中的结束,而从气候上看,处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之一,代表着夏季的结束。
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处暑时节正是农民们收割夏季作物的关键时期。古人有“处暑立秋禾满仓”的说法,意为处暑之后,若天气晴朗,禾谷就能丰收。
处暑是中医保健和养生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处暑时节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也变得旺盛,对于调整身体机能、保护心血管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处暑时节保养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处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暑时节阳光直射到地面的时间也将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为处暑是三伏天中的结束,午时的阳气也将不再盛极,开始逐渐向阴寒转化。
处暑时节,天地万物也开始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早熟的水稻、玉米等庄稼陆续收获,果树的果实也变得越来越饱满。因为天气转凉,草木开始凋萎、枯黄,许多动物也开始为了冬季的储备而忙碌起来。
在古代,处暑时节还是农事活动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收获夏季作物的人们还要开始准备种下秋季作物,乡村里也会举办丰收仪式,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也有好的收成。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