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属于植物类的功能性药材,附子也常被人称为草乌、乌药、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等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附子的作用及禁忌,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1、补益阳气
如果是肾阳不足、畏寒的人群,可以服用附子进而改善,由于附子的属于辛热性,可以通行身体的经道,尤其是补益肾阳,具有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2、改善血液流通
附子对于血压还有血管都有改善的功效,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的流通,对于血压的影响,能随着个人体质升压降压。
3、驱寒止痛
如果是患有关节炎或者周身骨节疼痛的人群,会特别怕寒。附子的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对于有风湿病痛的人群能有良好的驱寒作用,附子可以搭配桂枝等食品合用,效果更佳。
4、抗缓心律失常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5、抑制炎症
用附子煎剂饮用,对于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附子炮制方法泥附子: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黑附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附子功效作用1、《伤寒论》四逆汤 记载:附子治吐利汗出 发热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 去皮 破八片).上三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2、《本事方》椒附散 记载:附子治肾气上攻 项背不能转侧:大附子一枚( 去皮、).上每末二大钱 好川椒二十粒 用白面填满 水一盏半 生姜七片 同煎至七分 。
3、《圣济总录》附子汤 记载:附子治漏风汗出不止:附子一两半(炮裂 去皮、脐) 蜀椒(去目并闭口 炒出汗)半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 炒出汗)半两 锉如麻豆大 以水五升 煮至二升 日三夜一。
附子食用方法用法用量:3~15g 。回阳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剂量用至30g以上者。
1附子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功效: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2附子泻心汤
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组成: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注:)
用法:上四味,切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功效:温经回阳,扶阳固表,泄热消痞。
主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脉沉者。
来源:《伤寒论》
附子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切忌过量
服用附子的时候要小心的情况还是非常多的,首先要小心,服用附子是一定不能过量的了。附子有很明显的强心作用,可以增高心脏的收缩幅度。如果附子使用过量的话,极其容易出现心律不齐,呼吸中枢被抑制,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麻痹导致死亡们这样对我们的心脏健康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而且除了用量要控制之外,最好不要使用生附子,用专门泡制过的附子好一些,这样的毒性会减少。
切忌药不对症
而且我们还要小心,由于附子辛甘,一般是用于阳虚之症的。所谓阳虚之症一般表现为四肢寒冷、腰酸脚软、阳痿尿频等。任何疾病的调理都讲究的是对症下药。所以避免药不对症也是附子的禁忌。附子只能用于阳虚和寒症的辅助,这样才可以更健康的去利用附子,也能够避免服用时出现反作用。
孕妇要小心使用
同时我们还要小心,即使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草药对于孕妇而言都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更别说是有毒的附子了。附子的禁忌对于孕妇来说更是不能忽视的。因此虽然说附子是不错的,但是对孕妇来说无疑不适合服用,否则因此导致健康受到影响,因此服用时必须要小心。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