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抬头理发时间寓意,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龙抬头理发时间寓意10:00-12:00剪头发:龙子登基,天生贵命;
12:00-13:00剪头发:金榜题名,英才卓绝;
13:00-14:00剪头发:如日中天,大事天成;
14:00-15:00剪头发:天赐良缘,桃花朵朵;
16:00-17:00剪头发: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17:00-18:00剪头发:容光焕发,人寿年丰;
18:00-19:00剪头发:福如东海,功成名就;
19:00-20:00剪头发:相敬如宾,白头相守;
龙抬头剪头发有什么讲究?1、龙抬头理发最好选择吉时,一般来说龙抬头这天上午理发是最好的,尽量在白天理发,不要在晚上。
2、二月二龙抬头当天最好是理个发,哪怕是修修剪剪头发也可以。
提醒注意: 所谓修修剪剪,指的是不一定到理发店,而是自己在家修修剪剪也可以。比如你可以给家人、哪怕是婴儿,剪掉一根头发也就可以了。理发不在数量多少,而在态度如何。即使是自己给自己剪掉一根头发,也就吉祥如意了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1、采龙气
龙抬头这天早上5点到7点之间,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此为一吉。
2、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3、放龙灯
放龙灯是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的习俗。人们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娱乐的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4、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这一天奉祀土地神。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1、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2、尧的母亲在生尧前,在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每逢过年的时候,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由此而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龙抬头一般是汉族、满族和锡伯族共有的节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很多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节日,但也有很多节日是各民族都会过的,比如春节、端午节。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掌管行云布雨,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也被认为是祥瑞之物,所以在龙抬头这天,人们会敬龙祁龙,希望获得保佑。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在北方,广泛地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因此民间认为二月二是神龙升天的日子。
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在民间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