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意思真的是太丰富了,还真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拿吃醋来说,我们知道这是形容男女之间的一种特有的感情情绪,是表达忌妒、紧张、生气等内容的一种丰富的心理感情。但是这种男女之间特有的感情和醋有什么关系呢?为何将男女之间的忌妒称为吃醋呢?想知道吃醋的由来典故,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为何将男女之间的忌妒称为“吃醋”呢?
话说我国的大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个宰相很有才、很能干,为李世民的登基和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却是个“妻管严”,朝堂之上,他领导百官,秉承民意,辅佐天子,但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却是个被领导和管制的角色,唯老婆之命是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贞观名相、李世民的亲家房玄龄。
作为劳苦功高的社稷之臣,又恰逢太宗李世民这样的英明之主,被赏赐是理所当然的。据说有一次,太宗赏赐了房玄龄几个妙龄美女,但是房大人的反应却是出乎人的意料,他坚辞不受。李世民很纳闷,他哪里知道房大人是害怕家里的房夫人呢!
后来,太宗知道了房玄龄不肯接受美女赏赐的原因。于是太宗就派人去房玄龄家,劝导房大人的夫人,做她的思想工作。宰相夫人油盐不进,滴水不漏,皇帝的面子也不给,硬是给顶回去了,好一个巾帼英雄!这下太宗有些生气了,就想出了个新方法。
太宗钦赐房夫人一壶酒,其实壶里面装的是醋,并下诏,大意就是房大人为国劳累,功不可没,朕特此赏赐给他几个美女,如果夫人想抗旨,那么就饮下这杯毒酒,自己了断。谁知房夫人极为刚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决然地端起酒壶,一饮而尽。当然,房夫人没有死,太宗也只是想试探一下她的胆魄和决心。从此以后,太宗再也不提房玄龄纳妾的事儿了。
可以想象,连皇帝的命令都敢违抗的女人,再加上有“惧内”的宰相作为噱头,在当时的朝野上,这绝对是个人人议论、广为谈笑的事情。以至于后来人们就用吃醋来形容男女之间的忌妒之情了。
吃醋的由来典故
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唐朝初年,由于房玄龄辅佐有功,唐太宗多次想要把美女赏赐给他,但房玄龄都婉言谢绝了。
后来得知房玄龄夫人卢氏非常嫉妒,李世民让皇后亲自找到房妻卢氏,但仍不成功。
李世民很生气,说如果卢氏坚持错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卢氏依然不屈服,并表示宁愿因嫉妒而死。
唐太宗叫人倒了一壶酒,说:“既然这样,就喝这瓶毒酒吧!”卢氏接过酒瓶,一饮而尽。但当她喝完后,才发现杯中并非是毒酒,而是浓醋。
由此,“嫉妒”和“吃醋”便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嫉妒的比喻语。
这个故事来源于唐代《隋唐嘉话》,不过原文中并未记载关于浓醋的事。
《隋唐嘉话》的作者是史官刘餗,这本书以记载历史为主,相对较为严谨。
从史书的角度来看,房玄龄怕老婆的可能性较大。
再加上历史记录唐太宗对待功臣非常亲近,善于笼络,和房玄龄夫人开玩笑的事极可能发生。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为何将男女之间的忌妒称为吃醋,吃醋的由来典故”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