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了中国民众特有的岁时观念,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体系。不少岁时节日都是农历的重复数字日期,那么六月初六天脱节是什么节日呢?六月初六的风俗有哪些呢?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六月初六天脱节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赐(kuàng,音况)节。天赐即“天赐”之意,此节源于宋真宗封禅泰山。公元1008年农历六月初六,宋真宗称天降天书于泰山,因此大举封禅,为感谢上天,不仅在岱庙修建天赐殿,而且定六月六日为天赐节。今天,天赐节虽然已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其在旧时也是重要节日,其习俗在有些地方还有保存,如晒衣物、晒书、藏水、回娘家等。
晒经书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述:“六月六日本非令节,但内府皇史成晒暴列圣实录,御制文集诸大函,则每岁故事也。”从明代开始皇家即以六月六为晒书日了,晒的都是重要的文献资料书籍。随后民间也传播开来,谓此日阳光可杀灭书中蛀虫。
在佛教中,传说唐玄奘历尽八十一难终于从西天取来佛经,在回国途中经大海时佛经坠入海中,为水所湿。皇天感其艰辛,便在六月六这天赐以炎晴天气,将被水所湿佛经,全部晒干,于是这天被定为天观节,也叫翻经节。所以,寺院里的僧人也在这日晒经书。
晒衣物
旧时民间还称六月初六为晒衣节,认为这一天无论是丝绸棉布经日一晒,一年到头就没有虫蛀发生,此俗可以追溯到晋朝以前。到了明代,皇家也仿效百姓这么个风俗。《宛署杂记》说:“六月六日……曝所有衣服,是日朝内亦晒銮驾。”皇宫贵族也尊重民间风尚、渐趋同步。俗谚说:“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每到六月六这天,家家户户一早起来,搁好竹竿、竹匾,把一件件衣服搬出来曝晒,棉胎被子放在竹竿上晒,其他各种衣服放在竹匾里晒,家家户户晒满了红红绿绿。
回娘家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孤偃骄傲自大,亲家赵衰极力规劝他,狐偃仍我行我素,致使赵衰气恼身亡。后来,女婿想乘孤偃六月六寿诞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听了女儿的话,孤偃自己反躬自责,痛自改悔,非但没有治女婿谋杀之罪,反而结果翁婿握手言和。此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
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此俗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
民俗小百科:洗象风俗
六月六,还有洗浴习俗,不仅人要洗得干净,连猫、狗、驴、马等也要洗浴。相传以前皇家在农历六月初六要把象园中的象赶到护城河里去洗澡,并把大象经过的道路叫象来街。明清诗人王渔洋有一首描写洗象习俗的竹枝词:
玉水轻阴央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
十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
清代庞地诗云:
团团赤日射河喷,夹岸人看密似云。
骑象蛮奴冲浪立,晴天喷落雨纷纷。
洗象盛举在清光绪十年后停止。后来,在象来街考古出土了汉白玉小象一尊,大象骨头若干批,及专为大象洗澡而修建的水池大青石条若干,从中可以想见当年皇家盛大的洗象风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六月初六天脱节,六月初六的风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