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文字的解释,因为古代的文字含义与现代还是不同的,而且有些字的部首也是大有不同的,那么你知道哪部书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吗?为什么叫《康熙字典》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哪部书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即“说文四大家”。
我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是什么
《暂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扬雄著,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总汇了从先秦到汉代两个时代的方言。其体例模仿《尔雅》,分类编集各地方言同义词语,反映了汉代及先秦不同方言的分布情况。
为什么叫《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旨意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七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共立214个部首,全书分12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共收字47035个。所收之字,注明音节和不同的意义。释义时,举出古籍中的例证,附释词语。道光时,王引之等奉敕考证,订正失误2500多条,撰成《字典考证》。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哪部书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为什么叫《康熙字典》”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