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指代的是农历的一月份,这里的正月,其实原来是征月,后面才慢慢演化成现在人们说的正月,今天小编整理了正月不剃头是指哪几天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不剃头是指哪几天_正月不剃头有啥说法正月不剃头是指从阴历正月初一到阴历二月初一这个时间。正月不剃头,是指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习俗,该习俗起源于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前后。其实,该习俗属于误传。当时不剪头意味着“思旧”,明末清初开始便流传这样的风俗。清朝年间,政府命令所有百姓必须剃头,有一部分人怀念旧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用以表示“思旧”意为思念过去的历史。但当时又不能公开与朝廷对抗,于是就衍生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风俗,一直误传至今。
正月不剃头的由来说法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满人的发式是从额角两端引一条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清军入关后,采纳淄川人孙之獬的建议,连下“剃发令”,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命令汉族人一律剃发,并把剃发作为归顺清朝的一个标志。
一向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伤、妄动的汉族人进行了坚决抵抗,但脖子究竟硬不过钢刀,汉族人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发,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即是反抗形式之一。
正月不剃头,原意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一个月不剃头是缅怀过去。后来,随着满汉民族矛盾的逐渐减弱,剃头逐渐成为习惯。
这样,正月不剃头的“思旧”,便由谐音讹传为“死舅”了。
民间正月不剪发为思念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乡老将“剃发令”的时间记错了,不是顺治四年正月,是顺治二年六月。
正月初一至十五的风俗盘点【正月初一至初五风俗】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正月初三]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正月初四]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正月初六至初十风俗】
[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正月初七]是人日,人们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正月初八]是谷日,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生意兴隆,四季发财。[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汉族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
【正月初七至十五风俗】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
正月为什么叫正月?我国古代,以哪一个月作一年的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
据文献资料记载,夏朝的夏历把元月作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这就是史书中通常所说的“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汉武帝时期,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并开始将春节固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并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
“正”一般读作去声,但奇怪的是“正月”的“正”却读作“长征”的“征”字音,这是为什么呢?
这几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换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正”,即改正的意思。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都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缘故;秦始里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为看中的春节,这天,人们都要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最得体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好。有意思的是,在农历正月初一与汉族一起欢度春节的还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壮族、赫哲族、白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除了正月初一这一天要拜年外,还有其他各种趣味习俗活动贯穿整个正月,如耍社火、送穷和迎财神、闹元宵等。
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闹花灯,猜灯谜。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