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4日电(范宇斌 任晓慧)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决赛上,饱含深情的歌声演绎着江南文化的诗意与韵味,也为传统民歌艺术注入新时代活力。民盟盟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创作部音乐指导宋频平受邀担任赛事评委,同时她也是“江南民歌”创、培、演孵化基地项目负责人,持续不断为江南民歌输送新鲜血液。
“鞠老师教我的《茉莉花》在苏北方言中,‘茉莉’发音更偏向‘mè lì’而不是‘mò lì’,这一个字加一点方言的语调,整个曲子色彩更鲜明了。再比如歌曲《太湖美》第一句的两个‘美’字,如果完全照谱子唱,第二个‘美’字的音如不加以改变,很可能被人听成‘太湖妹’。为了正腔,我把第二个‘美’字唱成‘来咪哆’。经过这样的处理和润饰,既把字音唱正了,又能使得演唱更加生动、传神。”
“改编民歌需要改编者具备非常深厚的音乐功底,否则激发不出民歌的生命力。”谈及江南民歌的现代转化,以编曲人彭程改编的《潮水娘娘》为例,宋频平介绍说,这首改编自上海崇明山歌的作品,将传统旋律以世界音乐风格的手法进行表现,经歌唱家龚琳娜翻唱后引发高度关注。“彭程通过对民歌和现代配器的理解,仿佛‘旧瓶装新酒’,成功打造出带有民歌元素的流行音乐作品。”宋频平解释道。
2020年,在宋频平的推动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牵头成立了“江南民歌”创、培、演孵化基地,并联合上海音乐学院专家教授与上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构建起传统民歌保护与创新的系统性平台。上述基地以“原生态保护、次生态改编、新生态创作”为脉络,通过田野采风、学术研讨和创作实践,探索民歌的现代转化路径。
在毕节一所中学里,有个女孩子令宋频平印象深刻。这个因嗓音沙哑而被同学嘲笑的女孩问:“老师我很喜欢唱歌,可是我嗓子是这样的,我唱不了。”宋频平鼓励她:“你想唱就可以做到。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带你试试。”周围的同学都笑她,宋频平带着她从基础发声练起,从C调开始唱《茉莉花》,一点点调整歌唱气息、状态,最终唱到原曲的F调,成功完成一整首歌。
乐鱼app(中国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在哪下载安装?乐鱼app(中国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好用吗?
作者: 古娇明 2025年08月06日 00:58892.79MB
查看911.65MB
查看52.2MB
查看626.1MB
查看
网友评论更多
472向固兴x
纯白色石英砂滤料商品报价动态(2025-08-02)
2025/08/06 推荐
6509宗巧洋792
牛客×哈工大:连续五年共育实战英才,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
2025/08/05 推荐
380梁妍淑ng
罕见遭遇“滑铁卢”?巴菲特保持谨慎,连续11个季度抛售股票
2025/08/04 不推荐